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之窗 > 党务视点

踔厉奋发开新局 勇毅前行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9日     浏览次数:283次

                                ——2022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 资组轩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2022年,也是资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宏观经济承压加大、疫情形势复杂多变、高温干旱极端天气等困难挑战,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奋斗、埋头苦干,推动各项事业打开新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呈现“9高8升”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升至全省第七、创十年来最好水平。

  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这一年,全市组织部门高举旗帜、牢记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突出“政治引领、标准提升、基础规范”工作思路,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勇争先、力争上游”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干部支撑力、人才聚集力和组织保障力,绘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组织工作服务事业发展的锦绣画卷,让鲜红的党旗在资阳大地高高飘扬。

  举旗铸魂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木长必固根,立事先立心。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性锻炼,党员干部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党性意识更加坚定,党风政风呈现全新气象。

  ——同心共庆党的盛会。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从严把好人选政治关、廉洁关,高标准高质量推荐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全过程清明清正清新。组织动员全市12.5万名党员观看大会盛况、聆听大会报告,开展“永远跟党走”“代表一线讲”“万场微党课进支部”等系列活动,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将党的“好声音”传遍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将党的“好政策”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

  ——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有序推进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教育培训,市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宣传宣讲,举办读书班、主体班200余期,全方位大规模立体式培训县乡村班子成员,每月向党员“点球式”推送学习清单,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谋远做实。

  ——红色教育凝聚力量。统筹陈毅故里、安岳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5个、创作精品课程10个,承接市外干部培训1万余人次,党性教育品牌影响力整体提升。构建党员教育培训“1+3”体系,开办资阳大讲堂6期,推进“我在红色村讲党课”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感恩奋进踏步向前。

  主动出击

  沉着应对奋进路上大战大考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是一座座不惧风雨的战斗堡垒;一枚枚闪亮的党徽,是一次次践行初心的庄严承诺;一个个普通的党员,是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即动、擂响战鼓,奏响了一曲曲攻坚破难、大干快上的壮美乐章。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围绕“平时、急时、战时”结合转化,构建“1+3+7”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应急动员体系,组织3万余名党员亮身份、冲在前,全力守护巴蜀门户。特别是,以快制快果断处置雁江“8.24”、乐至“8.28”、雁江“8.29”疫情,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实现社会面清零,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全面推行“一线党建”工作法,建立项目党支部80个、成立党员突击队120支,开展“创优标兵”“优秀工区流动红旗”评选活动,实施“助企先锋·服务工业零距离”等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项目,把党的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特别是,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建设中,组织参建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为项目装上“红色引擎”,创出“三个最快”纪录,在四川教育史、建设史上创造了奇迹。

  ——在服务群众最前沿。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撂荒地治理“三类模式”,贡献“天府粮仓”资阳方案;成立35个党员骨干攻坚专班,推动市本级问题楼盘全面“清零”……特别是,划定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先锋岗,保供保电、抢救物资,有效应对8月极端高温干旱和安岳“4.11”强对流天气灾害,护航民生事业和社会大局行稳致远。

  选贤任能

  锻造堪当资阳发展重任高素质干部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着力建设推动资阳高质量发展的执政队伍,“情况明、有办法、争上游”成为党员干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把讲政治重实干导向树起来。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用全过程,落实“做人要正、做事要实”要求,探索建立市级部门“一把手”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两项档案”,实行“五评四单十绩”年度纪实制,坚决把政治上有问题的干部识别出来、挡在门外,坚决反对“找关系”“架天线”,以实干导向、效果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把“拼闯创”的干部选起来。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以担当作为定位次排先后,全面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能力作风建设,调整优化高新、临空、发改等经济发展一线班子,补充配备总经济师、总规划师等专业性岗位干部,对在经济发展、项目产业、乡村振兴等一线敢拼、勇闯、善创的优秀干部给岗位、压担子,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脱颖而出。

  ——把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抓起来。立足事业薪火传承,分类招录公务员419名,深入实施“三个一线”“五个一批”工程,高规格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选派100名年轻干部一线挂职、162名选调生到村墩苗,提拔25名年轻干部到实战岗位,分类建立“80后”县级干部、“85后”科级干部和“90后”潜力干部“蓄水池”,在安岳县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源源不断的优秀年轻干部在风雨中摔打历练、茁壮成长。

  ——把干事创业活力充分聚起来。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新七条”,表彰表扬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重大工作中的优秀党员干部400余人,推荐1人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差异化核定市级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修订困难党员、困难干部帮扶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公务员及时奖励操作办法,稳步提高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干部竞相干事奋勇争先的活力全面迸发。

  强基固本

  汇聚助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红色动能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在有形有态、有效管用上下功夫,着力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乡镇发展党员“四类人员”责任清单,开展组织设置不合理、体系不健全排查整改,评定89个先进党组织、整顿5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落实机关党建“三级五岗”责任,推动国企“党建入章”实现100%、党组织领导下的公立医院院长负责制实现100%、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革任务超省下目标34%,基层党组织在各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立市县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联系点,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深化学历提升计划,加强“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畅通村社干部“进编”4条渠道,选树13名担当作为好支书,增配乡村振兴重点村专职副书记,做深做实驻村帮扶和对口帮扶,抓好195个中省财政扶持村和2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提档132个村级阵地,小伍南、龙台河、乐环游等3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聚势成效。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乐至县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县域试点,探索省际边界“六共”机制,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106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52个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综合治理,1173个居民小区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自治组织应建尽建,“多网合一”优化设置网格1876个,推动形成“安柠逸家”“左邻右舍”“e线报到”等治理经验,雁江区实行“四类模式”推动小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3个县(区)全部纳入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示范。

  ——提升新兴领域党建质量。在全省率先成立交通运输、快递、外卖等行业党委,在镇街成立两新综合党委,全年新建党组织81个,推动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动态清零,高新区两新党建省级示范园区工作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出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若干措施,建设“1+3”货车司机党群活动阵地,健全“快递小哥之家”等党群微服务矩阵,畅通诉求表达“直通车”,引导3300余名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备案参与基层治理,新兴领域党建积厚成势。

  广纳英才

  打造成渝发展主轴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2022年4月12日,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开创新时代资阳人才工作新局面。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笃行实干、开拓创新,把一项项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

  ——构建雁阵格局。升格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编制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主动融入成都“头雁引领”,依托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聚人才、兴产业,加快构建高新、临空“圈极带动”,雁江、安岳、乐至“三区支撑”人才发展格局。

  ——建强人才队伍。以“凤栖资阳”人才品牌为统揽,探索“人才飞地”引才模式,开展柔性引才和人才智力合作开发,聘请7名“两院”院士担任发展顾问,面向海内外公开引进硕博人才近600名,常态集聚专家人才180名,以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耦合联动培育青年技能人才8600名,为资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满满元气。

  ——搭建赋能平台。聚焦资阳特色产业链条,成立全省首个副县级石窟研究院,新建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省级创新平台7个,口腔装备材料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产业纳入全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为人才大施才华铺就出更加宽广、更加实在的舞台。

  ——创优人才生态。坚持在“留”上出实招,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拓展“资阳俊才卡”8类28项服务,开展市科学技术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评选,遴选市级以上人才225名,5名优秀人才入选“天府青城计划”、12名乡土人才获评全省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建设人才公寓1060套,硕博人才资助标准分别提高81.8%、66.7%,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更加安心舒心。

  打铁必须自身硬。组织部门作为典型的政治机关,一年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重要要求,实施“四对标四提升”铸魂提能工程,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活动,建立抓执行落实“一要点四清单五机制”,推动组织工作延伸检视整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展示了组工干部“讲政治、正作风、强能力、抓落实”的良好形象。

  奋进新征程,逐梦向未来。2023年,全市组织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突出“政治统领、重心下沉、全面创优”工作思路,聚焦“三件大事”“三大会战”“N项改革”,把“讲政治、促发展,守正创新、务求实效”要求具体化,扎实推动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来源:资阳日报